和同事聊起今日的青少年学生,同事摇头说拿学生没办法,骂他怕伤害了他,劝他他当耳边风,哄他未必吃你这套,讲道理更惨,他嫌你啰嗦老人....我说:因为我们面对的是Z-世代啊!这批所谓的九十后,就是有着与众不同的行为个性,要教育他们?看来我们必须先教育自己。
其实稍作分析,不难发现今日的青少年(有时甚至是青年)之所以在学习上进度慢,态度劣,无非是一种认知上的不足。他们之所以很难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作业,是因为他们不晓得问题出在哪里。他们说:时间管理不当,有时候很忙但是功课依然做不完,有时候老师说的好像明白但实际上又很模糊,举了一反不到三,记忆力很不妥...等等。再问下去:为何会这样?答案几乎就那么一个:「我布鸡稻~」
当然“布鸡稻”啦~ 都说了这是认知上的不足嘛。^__^
认知(Cognition)就是“认识的能力”、“获取知识的能力”,这包括从这个世界接收讯息,然后把资料储存、运用这些知识,再然后指导我们做决定和执行所做的决定。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对技巧的认识本来不是那么难的一件事,而难的在于学生不了解“自己到底是怎样去吸收去认识”的。对自己认知的认知(Cognition about cognition)、对自己思考的思考(Thinking about thinking)、对自己学习的学习(Learning of learning),称之为【後設認知】(Metacognition, 大陆翻译为“元认知”)。简单来说,就是一种对自己认知系统的监控、掌握、调节能力,或者更简单的说:自知之明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你问一个小学生:「你要花多久时间来温习才能考取好成绩?」你就会发现,成绩优良的学生会做出比较准确的估计。我不是说成绩好的学生花的时间长还是短,而是他们对自己所需要的温习时间预算正确,也就是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较为了解,所以才可以成为优秀生。事实上,优秀生不是必然的,更多时候他们这群人就是掌握了更佳的认知方法,对方法论运用的更得心应手才会成就今天的他们。
换言之,如果任何学生学习了“如何去学习”,常常思考“自己的思考”,认识到“怎样认识的”,那么很逻辑的,他对自己的学习监控力会变得更强,对自己时间观念有着更好的管理,懂得寻找与运用更好的方法,举一反三的可以更加独立去学习更多。
对後設認知,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:
1 後設認知知识(Metacognitive knowledge)
2 後設認知经验(Metacognitive experience)
前者是对自己一般认知能力的认知;后者是对自己认知能力在工作时的认知。
前者为一种静态的知识(Offline knowledge)后者是一种动态的知识(Online knowledge)
举个例子:
我知道我自己的记忆力很不错(对自己一般认知能力的认知),
但是今天有点儿不舒服迷迷糊糊的(对自己认知能力在工作时的认知);
虽然我平时上课不需要抄写笔记(关于认知系统与工作的认知),
但今天要把老师说的重点全部笔录下来(关于认知系统在工作时是否能应付工作)。
就是因为后设认知,所以才能对自己能力的了解很透彻,也能对自己能力可能产生的变化控制得很好,所以在状况出现变化或者遇到不同情况,可以随机应变很快的做出调节行动,而最终目标依旧保持一样,就是学到东西。
有Graphic Design的学生在Typography科目拿很高分,表现很好。但是一个学期过去了,来到包装设计的时候,反而字体运用与排版变成一团糟,老师叹息,学生也很懊恼。这是一种学习迁移的困难。而后设认知对学习迁移的帮助非常之大。学会了后设认知,就可以更加写意更有意义的去学习了。
其实稍作分析,不难发现今日的青少年(有时甚至是青年)之所以在学习上进度慢,态度劣,无非是一种认知上的不足。他们之所以很难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作业,是因为他们不晓得问题出在哪里。他们说:时间管理不当,有时候很忙但是功课依然做不完,有时候老师说的好像明白但实际上又很模糊,举了一反不到三,记忆力很不妥...等等。再问下去:为何会这样?答案几乎就那么一个:「我布鸡稻~」
当然“布鸡稻”啦~ 都说了这是认知上的不足嘛。^__^
认知(Cognition)就是“认识的能力”、“获取知识的能力”,这包括从这个世界接收讯息,然后把资料储存、运用这些知识,再然后指导我们做决定和执行所做的决定。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对技巧的认识本来不是那么难的一件事,而难的在于学生不了解“自己到底是怎样去吸收去认识”的。对自己认知的认知(Cognition about cognition)、对自己思考的思考(Thinking about thinking)、对自己学习的学习(Learning of learning),称之为【後設認知】(Metacognition, 大陆翻译为“元认知”)。简单来说,就是一种对自己认知系统的监控、掌握、调节能力,或者更简单的说:自知之明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你问一个小学生:「你要花多久时间来温习才能考取好成绩?」你就会发现,成绩优良的学生会做出比较准确的估计。我不是说成绩好的学生花的时间长还是短,而是他们对自己所需要的温习时间预算正确,也就是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较为了解,所以才可以成为优秀生。事实上,优秀生不是必然的,更多时候他们这群人就是掌握了更佳的认知方法,对方法论运用的更得心应手才会成就今天的他们。
换言之,如果任何学生学习了“如何去学习”,常常思考“自己的思考”,认识到“怎样认识的”,那么很逻辑的,他对自己的学习监控力会变得更强,对自己时间观念有着更好的管理,懂得寻找与运用更好的方法,举一反三的可以更加独立去学习更多。
对後設認知,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:
1 後設認知知识(Metacognitive knowledge)
2 後設認知经验(Metacognitive experience)
前者是对自己一般认知能力的认知;后者是对自己认知能力在工作时的认知。
前者为一种静态的知识(Offline knowledge)后者是一种动态的知识(Online knowledge)
举个例子:
我知道我自己的记忆力很不错(对自己一般认知能力的认知),
但是今天有点儿不舒服迷迷糊糊的(对自己认知能力在工作时的认知);
虽然我平时上课不需要抄写笔记(关于认知系统与工作的认知),
但今天要把老师说的重点全部笔录下来(关于认知系统在工作时是否能应付工作)。
就是因为后设认知,所以才能对自己能力的了解很透彻,也能对自己能力可能产生的变化控制得很好,所以在状况出现变化或者遇到不同情况,可以随机应变很快的做出调节行动,而最终目标依旧保持一样,就是学到东西。
有Graphic Design的学生在Typography科目拿很高分,表现很好。但是一个学期过去了,来到包装设计的时候,反而字体运用与排版变成一团糟,老师叹息,学生也很懊恼。这是一种学习迁移的困难。而后设认知对学习迁移的帮助非常之大。学会了后设认知,就可以更加写意更有意义的去学习了。